邮箱:15818996@qq.com
手机:400-9661-601
电话:400-9661-601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沙企社区中心路18号高盛大厦A1606
发布时间:2025-10-14 10:36:27 人气:90
为避免清洁一键报警立柱时划伤设备涂层,需从工具选择、操作手法、防护措施三方面综合管控。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:
刷具标准
材质要求:选用尼龙610或猪鬃毛刷(硬度适中,莫氏硬度≤3.5),禁止使用钢丝、铜丝等金属刷;
尺寸规范:刷毛长度≥15mm,直径≤0.1mm(确保接触面柔软),刷头宽度不超过散热孔直径的1.2倍;
检测方法:用手指轻压刷毛,回弹时间≤0.3秒为合格,若刷毛弯曲变形则需更换。
辅助工具
压缩空气罐:选择带可调喷嘴的型号(压力范围0.05-0.2MPa),避免高压气流冲击涂层;
清洁胶泥:选用电子级硅胶泥(邵氏硬度A20-30),延展性≥300%,防止拉扯时刮伤表面。
预处理阶段
除尘顺序:先用压缩空气罐(压力0.1MPa)沿散热孔45°角吹扫,去除90%以上浮尘;
湿度控制:清洁前用湿度计检测环境,相对湿度>70%时暂停操作(防止静电吸附灰尘)。
接触式清洁
将胶泥揉至直径3-5mm的球体,按压在散热孔表面后缓慢撕拉(速度≤5cm/s);
同一区域重复操作不超过3次,防止胶泥硬化后划伤涂层。
刷毛与涂层表面保持15°-30°夹角,采用“顺纹路”方向轻扫(力度≤0.5N,相当于用羽毛轻触);
每清洁10个散热孔后,用无尘布擦拭刷毛,避免灰尘堆积。
刷具使用:
胶泥操作:
终检与修复
浅层划痕(深度<涂层厚度10%):用棉签蘸取少量同色系修补漆(干膜厚度≤15μm)填补;
深层划痕(暴露基材):联系制造商更换外壳组件。
划痕检测:用200倍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表面,发现长度>0.2mm的划痕立即处理;
修复方案:
工作台搭建
在立柱周围铺设ESD防静电垫(表面电阻10⁶-10⁹Ω),避免清洁工具与设备直接接触硬质台面;
使用带万向轮的升降平台(高度可调范围0.5-2m),确保操作时身体与设备距离≥30cm。
人员防护
穿戴PU涂层手套(指尖厚度≤0.5mm),兼顾防滑与灵敏度;
佩戴护目镜(透光率≥90%),防止清洁剂或灰尘溅入眼睛。
设备保护
清洁前在立柱周围1米范围内铺设防尘罩(材质为无纺布,孔径≤5μm);
对凸起部件(如按钮、指示灯)用3M胶带(粘度≤5N/25mm)临时包裹,清洁后立即撕除。
工具污染处理
若刷具沾染油污,立即用异丙醇(浓度≤70%)浸泡10分钟,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;
压缩空气罐使用后倒置喷射10秒,排空残留水分。
静电防控
清洁前用静电消除器(输出电压≤7kV)对设备和工具处理3秒;
禁止在地毯、塑料等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操作。
温度管理
清洁时环境温度控制在15-30℃,避免高温导致涂层软化或低温引发脆裂;
对户外立柱,选择阴天或早晚时段操作,避开阳光直射。
案例:某地铁站一键报警立柱因使用普通抹布清洁,导致涂层出现蛛网状划痕。后续改用超细纤维无尘布(每平方厘米纤维数≥10万根),并建立“一布一区”制度(每块布仅清洁固定区域),涂层损伤率下降至0.3%。
建议每季度对清洁工具进行校准(如刷毛硬度测试、胶泥延展性检测),并培训维护人员掌握“三不原则”:不接触硬物、不重复施力、不遗留工具。
下一篇:没有了!
相关推荐